开元ky888棋牌官方版 弹古琴,品琴道,这份书单你必须要有
古琴,这把历史悠久且充满神秘色彩的乐器,堪称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在琴棋书画这四大艺术门类中,古琴位居首位。
古琴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象征着我国文化中对和谐、平衡、内敛与自省生活的追求。在古代,弹奏古琴的人必须通晓礼仪、诗词、书法和绘画等多种艺术,以此实现身心和谐。古琴内含我国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以及道德观念,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宋夏圭临流抚琴图,故宫博物馆藏
古琴之音,深沉而悠扬,其气质典雅,超脱尘俗,足以触动人心深处的宁静与感悟。众多人士借助弹奏古琴来舒缓情绪,净化灵魂,于古琴之乐中,领略自然与和谐之美。
古琴虽属小众,其音色却极为悦耳,内涵亦极为丰富,其文化意义尤为深远,实为值得深入挖掘的领域。对于古琴的爱好者而言,阅读相关书籍、研究古琴的历史与文化同样至关重要。通过这些书籍的阅读,人们能够更深刻地领略古琴的韵味,更全面地把握古琴文化的精髓,进而更深刻地体会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若您渴望对古琴及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有更深入的探究,这份精选书单将为您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
《琴史》(中华生活经典)
朱长文 著 林晨 编著
朱长文在宋代所著的《琴史》是现存最早的关于七弦琴的专著之一,全书分为六卷。其中,前五卷依照历史年代依次记载了一百五十六位与琴相关的历史人物事迹,而最后一卷则专注于对琴艺的十一个专题进行深入探讨,堪称研究琴史的重要文献。本研究以四库全书收录的《琴史》为基准,同时参照其他版本,挑选了前五卷中的几位知名人物,例如司马相如、嵇康等人,以及卷六中七个专题的内容。体例上采用正文、注释、翻译、点评的形式。
《溪山琴况 琴声十六法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
徐樑、陈忱 译注
本书汇集了明清时代两部颇具盛名的古琴美学经典——《溪山琴况》与《琴声十六法》。《溪山琴况》不仅将古琴的审美特质细分为二十四项,更深入探讨了古琴音乐的美学理论,并对弹奏技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体现了“技艺并重”的理念。《琴声十六法》则从十六个角度阐述了古琴审美的范畴开元ky888棋牌官方版,并对每个范畴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详尽的解释。从琴学发展的历史视角来看,《琴声十六法》中的部分内容能够为《溪山琴况》提供必要的补充,成为研究《溪山琴况》早期形态的关键文献资料,同时对现代琴学研究者具有显著的启发价值。该书所阐述的琴学理论形成了一个独立且完整的体系。
《古吴汪孟舒先生的琴学遗作》(收录二十世纪琴学珍贵资料)(分上下两册出版)
汪孟舒 著 杨元铮 整理
本书收录了已故知名琴学专家汪孟舒(1887—1969)在整理古代琴学文献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共九部著作:一、《乌丝栏指法释》;二、《乐圃琴史校》;三、《太音大全集校注》;四、《五知斋庄周梦蝶逸谱》;五、《裛露轩琴谱校读记》;六、《雅轩琴谱校读记》;七、《编年考存琴书简表》;八、《永乐大典音乐史料辑录》;九、《嘉棠精舍题记剩稿》。汪先生在整理琴学文献方面,既展现出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泛的学术素养,这充分体现了二十世纪琴学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琴史·综议》
李祥霆 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琴界泰斗查阜西的弟子、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的杰出作品。书中不仅详述了古琴的概况,还描绘了古琴在古代文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古琴演奏的审美观念和音乐理念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古琴与音乐、诗歌及人的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进行了细致解读,内容丰富,论述清晰,引人入胜。
本书深入剖析了古琴历史进程中的关键时期,涵盖商周时期至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各个阶段,详细阐述了古琴的属性、地位及其审美特征的演变过程。同时,对诸多重要琴家和文献的见解与价值进行了评价,并对“现代琴坛六家”的艺术风格与贡献进行了论述,为当代读者对古琴的认知与理解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在演奏技术层面,本书深入探讨了古代名曲的演绎核心与演奏手法;作者详细阐述了演奏技巧、即兴创作与吟唱的练习步骤,以及制作与挑选古琴的标准与诀窍;特别强调了对“理据”的剖析,这种理据能够触类旁通,极具价值,而名师的指导则显得尤为珍贵,一字一句都价值连城。
《琴史新编 》
许健 著
本书以时代变迁为线索,按照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代、现代的顺序,对古琴的起源、演进和演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以琴家、琴曲、琴论为横轴,广泛涉猎琴学的多个领域,深入挖掘,提炼精华,堪称一部全面、系统地梳理古琴艺术发展历程的杰出著作。
《琴曲集成 》(全30册)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 编
《琴曲集成》这部巨著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北京古琴研究会共同编纂,由当代知名古琴大师查阜西和吴钊先生领衔主持整理,是一部详尽收录我国古琴艺术遗产的资料汇编。该汇编共分为三十册,涵盖了从六朝时期丘明所传谱的唐代文字谱,直至清末民初千余年间的一百四十二种琴谱。这些琴谱的编订,是在整理者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对遍布全国公私机构收藏的古琴曲谱、以及各类文献中记载的琴谱(无论是刻本、手稿还是体系完整的抄本)进行了广泛的搜集、详尽的调查、细致的比较和严格的鉴别之后,最终汇聚而成的。它为文化史和艺术史等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研究、认知和整理我国传统音乐遗产的依据;使得古琴爱好者能够全面了解自唐宋时期至今的音乐发展历程;同时,他们也能深入掌握千余年间流传下来的众多流派以及不同版本的琴曲和音乐理论技术资料;这些资料对于传承和发展这一宝贵的音乐遗产至关重要。
《弦歌雅韵 》 (二十世纪琴学资料珍萃)
王迪 整理
古琴艺术中,独奏与弹唱是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独奏以琴曲著称,弹唱则以弦歌闻名,这两者都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宝贵遗产。目前保存的琴谱中,琴歌的遗存相当丰富,然而遗憾的是,整理工作做得并不多。本书收录了已故著名古琴家王迪先生的遗稿,其中包含了王先生整理并定谱的琴歌一百首,这些琴歌在发掘、整理和研究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王迪,生于1923年,逝于2005年,他的古琴技艺传承自九嶷派的大师管平湖。他不仅深得老师的真传开元棋盘财神捕鱼官网版下载2023,还曾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研究员,以及北京古琴会的副会长。1956年,他加入了查阜西先生领导下的古琴采访小组,足迹遍布全国,对古琴的相关资料和琴人的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访谈。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古琴艺术的衰落,尤其是琴歌的衰落更为严重,因此他下定决心,要投身于琴歌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中。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王迪先生从《东皋琴谱》、《风宣玄品》、《张鞠田琴谱》、《松声操琴谱》等二十多种广为流传的古代琴谱中,挖掘并整理出了百余首琴歌。他特别聘请专人,将这些琴歌以简谱、琴谱和歌词三行格式逐一抄写,便于演唱和演奏。然而遗憾的是,在尚未完成最后的筛选和编排目录之前,王迪先生便不幸离世。
本书收录的琴歌均源自王先生的遗作,按照原抄件进行影印,并根据各曲所依据的乐谱成书年代进行排序,从而展现了琴歌发展的基本线索。此外,书末还附上了王先生撰写的两篇关于琴歌的文章,便于读者对琴歌有更深入的认识。附赠两张CD,内含王先生监制并亲自指导姜家锵、傅慧勤等艺术家演绎的二十四首琴曲,虽然这些曲目与本书内容并非完全吻合,然而考虑到这构成了王先生在琴歌研究领域的唯一音频资料,因此我们决定将其一并附在书末,以供读者欣赏。
《琴曲钩沉》(二十世纪琴学资料珍萃)
姚丙炎 著 姚公白 整理
本书是已故知名古琴大师姚丙炎先生的遗著,收录了他一生创作的琴谱。书中总共收录了33首琴曲,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琴谱,采用简谱和减字谱两种形式进行双行抄写;其次是打谱札记,记录了姚先生在打谱过程中所依据的谱本、谱源、指法、意蕴、曲式等方面的问题阐述,内容来源于他的手稿整理;最后是记谱后叙,由整理者撰写,对姚先生的打谱资料以及曲目的记谱进行了补充说明。附录CD 4张,姚丙炎先生历年操缦录音尽收其中,弥足珍贵。
《古琴指法谱字集成》
张子盛 主编
古琴的记谱方法历史悠久且蕴含智慧,与其它乐器的记谱方式大相径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体系。本书所收录的历代指法解析,主要来源于《琴曲集成》开元棋盘app官方版下载_开元棋盘app官网版下载-跑跑车,同时,通过广泛搜集和深入研究,对自汉代至今的各种琴谱、琴论中关于指法的阐释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在此基础上,还补充了《琴曲集成》以外的指法资料。本书不仅在内容上实现了空前的全面性,而且从编排上,对历代指法的传承与演变进行了对比,便于查阅和参考。
《高培芬古琴打谱集》
高培芬 著
古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独特性不容小觑。它并非仅仅是普通的娱乐表演乐器,而是蕴含了丰富的哲学与美学思想。作者偶然获得了一份明代古琴谱,其中收录了题为“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23段原始琴谱。经过版本专家的鉴定,这份琴谱的成谱时间可以追溯到汉代,最迟至明代。这份资料是全国范围内罕见的关于《韶》乐的珍贵信息。这些古老的乐谱仅包含音高信息,缺乏节奏指示,因此演奏者需自行解析,这一过程耗时较长,且需付出极大的努力。
《于水山古琴练习曲集》
于水山 著
本书凝聚了作者在美国从事古琴教学多年的心得体会。作者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也因长期留学欧美,得以突破传统束缚,采纳了西方音乐教学的一些理念。因此,其编写的古琴练习曲不仅独树一帜,更具有不可比拟的价值。这本习曲指南,对于那些志同道合的琴者来说,无疑是通往琴艺殿堂的桥梁。
《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查阜西与张充和 》
严晓星 著
细致描绘二十世纪古琴艺术史上的一个美妙篇章,生动展现古琴大师査阜西鲜为人知的生平事迹,重现古中国风雅在动荡岁月中的延续与传承,精准复制张充和亲手抄写的曲谱长卷。本书借助众多诗文、日记、口述以及未公开发表的文稿等丰富资料,对宋琴“寒泉”及其与张充和致查阜西的三首《八声甘州》进行了深入剖析,详尽地追溯了张充和与查阜西的交往历程,生动地描绘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叙述细腻,情感曲折而动人。此外,作者巧妙地将这段交往置于广阔的历史画卷中,生动地描绘了古代中国的文化韵味如何在遭遇动荡的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中得以延续和发扬。
活动预告
古琴之美在何处
《琴史·综议》新书沙龙·古琴雅集
时间:5月20日 10:00—12:00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号的牡丹科技楼A座,彼岸书店·牡丹园店恭候您的光临。
徐红梅,她是“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的阅读推广人,同时也是《中国古琴报》的前任创始人。
雅集活动包括新书沙龙的读书分享会、古琴的演奏、对古琴技艺的点评、古琴文化的心得交流以及焚香款待来宾。
为确保您的参与体验,我们特设报名名额50个,收费标准为88元。此费用包含以下四项内容:《琴史综议》新书一本(附赠限量版首印特制藏书票)+中华书局定制黄铜书签一枚+二十四节气繁体竖排手帐本。四雅之物,一应俱全,诚邀您的光临!
我要评论